两年前,我写文章预测,未来离开体制的人会越来越多。

但最近,京东、腾讯、百度开始推行“10%末位淘汰制”的新闻一出,宣告着高歌猛进了二十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,也迎来了自身的第一次大规模收缩;

只是相比两年前,如今这批工作努力,却被大公司“优化”的人,要承受更多的无奈、焦虑和迷茫。

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?

1

越定制,越脆弱

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顶级互联网公司的职位和薪水,被不少人视为体面又保值的“金饭碗”,但情况在今年突然出现了转折——

一方面,出于互联网红利变颓,增长放缓的背景,企业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动和调整;

而另一方面,在大公司体系下,职员的“定制化”和“螺丝钉化”倾向,也让个人的抗风险性降低了。

一位从腾讯离职的员工曾写文,说自己在职时候的经历: “每个人手上分到一小块工作,然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不断地重复着这个工作,成为这个小模块的‘专家’;

负责个性化皮肤的,可能几年内都在钻研怎么把更多皮肤卖出去;写文案的,长年累月地追着微博热点写文章;做渠道运营的,风雨无阻地盯着各个渠道把自己的广告上线……”

对于企业来说,这种精细化分工然后深耕的模式,当然是效率最高、稳定性最强的;

但是,这也容易导致个人的能力拓展受到限制和阻碍,从而过早陷入职场发展的瓶颈。

执行层的员工如此,管理层亦然。

我前几天和一位从大公司出来的朋友吃饭,席间,而立之年的他一直愁眉不展。

谈起自己目前找新工作的情况,“要不然就是薪水只能拿原来的一半,要不然就说我的管理能力是为适应原公司打磨的,没有普适性。”

“定制化人才”能力单一性的弊端,在这种时候体现得特别淋漓尽致。

2

能力无迁移,则数量无意义

事实上,终生学习的年代,要做一个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定制化人才的道理,任谁都懂,但是吧,又懂得很肤浅。

最典型的一个误区就在于:很多人常常把“懂的多、会的多”和“复合型人才”画上等号。

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:感觉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不强,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,于是本着“大投资、广撒网”的原则,花钱买一堆教材,报一堆培训班,每天上下班通勤路上听讲,晚上回家跟着学,周末了也不敢懈怠……

把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压榨到了极致,结果不出一个月,要么打退堂鼓尥蹶子不干了,要么把自己累个半死,工作和生活质量都开始下降。

更冤大头的是,不仅没有真正学到什么东西,提高什么技能,反而还加重了自己的压力和焦虑,陷入了新一轮的死循环之中。

其核心问题就在于,你没有意识到:

所谓的复合型人才,不是赢在能力数量的堆叠,而是强在能力迁移的组合。

邱晨是我朋友圈子里title最多的人之一,她做过记者、编辑、设计师,拿下了热门网综《奇葩说》的冠军,如今还是米果文化的COO,和高端培训课程讲师。

我曾经和她感叹说你怎么这么厉害,年纪轻轻能跨那么多职业,还都能做得那么好?

结果她却告诉我,她真正有底气的只是“极强的语言能力”和“一定的绘画功底”两样技能,不多;

但是她能把这两个技能背后的核心思维和知识体系提炼出来,然后把它们和不同的工作要求进行新的搭配、整合。

比如,对绘画的审美和掌控可以用于排版、设计;对语言的掌控可以延展到新闻报道、讲学授课和各类写作。

这样,既保证了核心能力的精进,也拓展了自己的职业边界,让她每一次的尝试和努力,都产生有复利价值的收益,比别人成长得更快、更全面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
能力扩展是加法,而能力迁移是乘法。

不能明白这一点的人,很容易在碌碌无为中走向平庸。

3

规划先行,才能落子无悔

而从长远看,让能力迁移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关键,在于规划。

创业这几年,我看了太多失败的企业和个人案例,发现他们的问题大多不在于“努力不够”或者“实力不强”;

而是在于规划——特别是顶层规划的能力上。

所谓顶层规划,不是从下往上预估一个目标;

而是以期望的目标为起点,从上往下布局,让企业的每一个步骤,每一个行动,都包含在这个目标的构架里,从而让每一个步骤都具备战略意义和战略价值。

这套逻辑也适用于个人的职场发展。

我经常和自己的员工强调,你们一定要有一份最少3年起底的职业规划,内容包括:

明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

你在这个公司能得到什么样的锻炼?

这些锻炼和你个人的发展目标是否契合?

规划越明确,就越能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迷茫和困惑,并且有效地建立起个人的能力体系,因为你能时刻辨识和把握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意义,让它们为同一个目标服务,让所有的事,成为一件事。

不要迷信那些说“你还年轻,还有的是时间浪费”的鸡汤。

一位顶级的美国心理咨询师曾在自己的TED演讲中提到,经研究显示,一个人在20-30多岁这个阶段所做的决定和事情,能对你人生80%的成绩产生深刻影响;

所以,越是在除了时间和精力一无所有的年纪,越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在每一个成长阶段的收益都最大化。

规划先行,才能落子无悔,让每一步都算数。